人類在地球上生存的基本條件是土壤和水。在山區,丘陵和沙地,由于不利的自然元素和人類不合理的經濟活動,地面上的水和土壤離開了原來的位置,逃到了較低的位置。它們再一次穿過斜坡和溝壑,匯聚成河流和河道。這種現象稱為水土流失。
土壤侵蝕是不利的自然條件,人類不合理的經濟活動與使用的出現交織在一起。不利的自然條件是:地面陡坡,土壤易軟侵蝕,高強度暴雨,地面無植被覆蓋;不合理的經濟活動,如砍伐森林和草地破壞,陡坡清理,草地過度放牧,采礦,道路建設等生產和建筑工程破壞后及時恢復,傾倒廢土和石材等。
土壤侵蝕對當地和下游生態環境,生產,生活和經濟發展造成巨大危害。水土流失破壞地面完整性,降低土壤肥力,導致硬化石化和土地荒漠化,影響農業生產,威脅城市安全,加劇干旱等自然災害的發生和發展,造成群眾貧困,惡化生產條件,阻礙經濟和社會的可持續發展。
近日從生態環境部獲悉,生態環境部今年將聚焦污染防治攻堅戰,啟動第二輪中央生態環境保護督察。
就生態環境監測,生態環境部透露,2018年分兩批對河北等20省(區)開展中央生態環境保護督察“回頭看”,推動解決7萬多件群眾身邊的生態環境問題。推進全國集中式飲用水水源地環境整治,圓滿完成1577個水源地6242個問題整改。嚴厲打擊固體廢物及危險廢物非法轉移和傾倒行為,掛牌督辦的1308個突出問題1297個完成整改。推進垃圾焚燒發電行業達標排放,存在問題的垃圾焚燒發電廠全部完成整改。堅定不移推進禁止洋垃圾入境,全國固體廢物進口量同比下降48%。開展“綠盾2018”自然保護區監督檢查專項行動。
50 年代,即早期的環境監測主要采用分析化學的方法對污染物進行分析,但由于環境污染物含量低(通常是ppm或ppb級別)、變化快,實際上是分析化學的發展,被稱為。從 60 年代起人們逐漸認識到環境污染不僅包括化學物質的污染,也包括噪聲污染;不僅包括污染源的監測,也包括環境背景值的監測,環境監測的范圍擴大,手段更多,這個階段被稱作。進入 70 年代,環境監測技術進入自動化、計算機化,發達國家相繼建立全國性的自動化監測網絡,這個階段被稱為。
環境監測的主要手段包括物理手段(對于聲、光的監測),化學手段(各種化學方法,包括重量法,分光廣度法等),生物手段(監測環境變化對生物及生物群落的影響)。
按照監測對象,環境監測分為環境質量監測和污染源監測兩種。
顆粒物是我國重點控制的主要污染物之一,是大多數固定污染源必測的污染因子,顆粒物是指燃料和其他物質在燃燒、合成、分解以及各種物質在機械處理中所產生的懸浮于排放氣體中的固體和液體顆粒狀物質。顆粒物的產生分為自然源和人為源,人為源主要來自煤的燃燒、機動車排放和一些工業生產過程。